2月2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应约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
这是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中美经济领域高层官员之间进行的首次通话。在当前中美关系和中美经贸关系的严峻形势下,此次沟通,释放了哪些信号?
经贸关系很重要,得谈
沟通中,双方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1月17日晚与特朗普通电话时所强调的,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都在追逐各自的梦想,都致力于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中美两国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可以成为伙伴和朋友。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对抗冲突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不难发现,中方是从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高度,看待和处理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是始终如一的。
2024年,中美贸易额逆势增长3.7%,规模达到6882.8亿美元。这些年,中美关系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巨大规模的中美经贸合作仍在进行,这只能说明双方企业和民众都从中受益、都有合作的动力。这一点,有些国家嘴上不说,心里清楚。
去年,美国整体贸易逆差又创新高,比2017年关税战开打前上涨约50%。8年时间过去了,关税并没有解决美方的关切,分歧和矛盾最终还是要通过沟通协商来解决。
对于美对华关税,严正关切
在此次沟通中,中方就近期美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表达了严正关切。
此前,面对美方单方面挑起的对华关税措施,中方说到做到,进行了坚决的关税反制。在通话中,中方想必进一步阐明了原则立场。美方后续如若还有其他行动,中方必定会采取坚决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崔凡告诉谭主:
美政府这一轮加征关税的对象明显变多,力度明显更大。关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作用逐步凸显。最大原因还是美国国内的财政压力,对内减税一定程度要靠对外加税来对冲,关税已成为长期视角下美国政府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一种思路。
同时,更加明确的是,关税也是美方开启对外谈判、影响谈判局势的一张“牌”。特朗普已公开表示,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大协议”,内容可能涵盖大规模采购、投资承诺以及核安全等议题。
后期如果中美之间开启正式谈判,美方间歇性挥舞关税大棒仍是大概率事件。
对于这些,中方心知肚明,淡然处之。
还是那句话,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同意继续沟通
中方新闻稿显示,双方同意就彼此关心的问题继续保持沟通。美方则表示,贝森特财长与何立峰副总理同意继续保持沟通。这说明,两国经济领域的高层互动还会持续进行。
同时,据谭主了解,近期,中国一些经贸部门的负责人也向美方新任经贸高层官员发去了履新贺信,展现了中方保持经贸部门间沟通渠道的建设性态度,也得到了美方的积极回应。
实际上,中美经贸领域能谈的话题有很多,不仅有双方的关切事项,还有两国宏观经济沟通协调、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等等,双方一直以来也通过G20、APEC财金渠道等多边机制保持着密切沟通。这些对于两国和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近期,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美中贸委会也分别对加强美中沟通合作、实现早期收获提出了建议,表示美中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
世界需要中美的沟通,中美需要相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