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我型我塑 2025-02-22 财经报 1 次浏览 0个评论

撰文丨陈桐

编辑丨美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过去两年,微短剧席卷网络,令众多网民“上头”。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首次超过内地电影票房,成为娱乐产业发展最重要的“爆点”。与此同时,市场的急速扩张、竞争的加剧也让微短剧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激烈变革,热门风口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2025年,短剧还会火吗?在谈及今年的行业发展趋势时,许多人最关心的都是这个问题。

尽管面临增长放缓等挑战,但未来一两年,短剧依然是文娱行业最能打的赛道,在商业模式上具备极大的潜力,可以多链路变现,市场规模仍有扩容空间。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

2024年告别野蛮生长、粗放管理的短剧,将正式进入“细糠时代”,具备更多创新价值的作品,才能被观众和平台买单。可以预见,今年短剧在情绪爽点、创作方向、制作品质等方面的内卷会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团队管理思维、资源整合思维与商业模式也会不断升级。行业加速洗牌的同时,短剧将以“周更”式的创新速度重塑影视行业的生态格局。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细糠时代,给足创新价值者胜

影视行业“开年第一会”——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上,著名导演、中广联合会电视剧导演委员会会长郑晓龙在谈及微短剧时表示:尽管微短剧符合现代观众的快节奏需求,但其内容深度和创作质量依然面临挑战,许多作品缺乏深刻性,陷入套路化和同质化的困境。

郑晓龙对短剧现状问题的总结,也是“细糠时代”行业升级和破局的重点。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多达千余部的微短剧集体上线,在业内看来堪称“史上最卷”,然而上线数量爆发的同时却没有催生出更多爆款,这也再次证明,微短剧站在风口上赚快钱的时代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时。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随着优质创作者的涌现,微短剧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新的市场增量越来越难发掘,入局者和产量又在持续增加,如果做不到内容的差异化和深度化,将会被迅速淘汰。

这样的现状进一步挤压了腰部创作者的生存空间,流量和资源逐渐向头部聚集的现象今年会愈加明显,短剧行业势必会要迎来新一轮大洗牌。只有不断创新、追求极致品质的从业者,才能抵御住行业的剧烈颠簸,在大浪淘沙中站稳脚跟。

无论环境如何变幻,好的内容永远是影视行业的基本面。经历了去泡沫、整合重塑之后,2025年微短剧行业重新出发,创新内容将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何谓创新?就是题材、创作方向和内容深度的破套路化。

题材方面,微短剧正在摆脱早期的“爽剧”套路,虽然情绪爽点依然是微短剧吸引用户的一大关键,但通过聚焦现实问题给足爽点,深入挖掘职场、家庭、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故事,或许是今年微短剧创新转型的一个关键抓手。

去年,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成为影视剧圈的开春王炸,这部作品的爆红,则恰好给行业升级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观察样本与角度。虽然剧本本身并不算多精巧,但它聚焦职场挣扎与家庭伦理,把时下许多热点问题糅杂在剧情中,以小见大反映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困境与成长,兼顾了题材创新和价值挖掘。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对于这一点,郑晓龙在演讲时也强调,微短剧在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平衡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只有做到既能娱乐观众,又能启发思考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各种上位、复仇、霸总的热度退潮之后,短剧其实也在重走长剧的转型升级之路,从悬浮下沉到现实。

事实上,职场中普通员工面临的晋升压力、复杂人际关系;家庭中的代际矛盾、婚姻危机;老龄化、社会公平、网络暴力等社会热点,都是微短剧题材与内容创新的富矿。立足这些领域,微短剧不仅能塑造更复杂、更有成长弧光的角色,也能让故事更具感染力与可信度,给足爽感的同时引发观众共鸣。

春节期间,抖音、红果等平台推出的《夫妻的春节》《河豚小姐》等作品已经先行一步,将家庭代际矛盾、中年婚姻危机等现实议题与短剧快节奏叙事结合,给观众带来了多重享受。其中,《夫妻的春节》播放量破5亿次,好看的同时也提升了短剧的价值内涵。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在内容行业,创新是最稀缺可贵的价值和能力。变化浪潮中,微短剧只有更加注重内容深度与艺术价值,避免过度娱乐化,才能吸引和留住观众。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质感向长剧看齐

短剧制作专业度进一步提升

在以微短剧的新体裁和新语法,探索多题材内容创新创作的基础上,短剧在制作层面也要进一步升级,从“流量电子榨菜”到对品质的追求已成为业内发展的共识,既然入局者越来越多,那就比谁能做的更好一些。

新的一年,微短剧在制作层面如何升级?文娱价值官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今年行业头部公司或厂牌待开发或正在创制的新作品,普遍重视两个方向的提升:美学质感和演员演技。

叙事美学上,优化节奏是发力的重点。无论短剧如何升级,作品提供的情绪价值永远是吸引观众的核心。即便题材和故事千变万化,立足体裁特性,强化快节奏、强冲突、高密度的叙事优势,是短剧的核心竞争力。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今年,多部短剧的故事将被压缩到更短的时长,一两分钟一集的作品会变多,节奏、立意和情绪价值都拉满的同时,尽可能占据观众更少的时长。

视觉美学的升级则能让短剧摆脱粗制滥造的刻板印象,进一步缩小与长剧的品质差距。今年,听花岛等制作团队的多部作品在制作上都将投入更多资源,进一步抬升竖屏视听美学体的天花板。

红果短剧春节档重点项目之一《墙外桃花墙内血》上线后持续引发业内外热议,除了将革命题材与悬疑叙事相结合,为微短剧成功进行了一次大胆创新,该剧也有不输于传统影视剧的真实质感。镜头调度专业、分镜衔接丝滑、服化道精致考究,和剧情相得益彰,给观众带来了更高的美学享受和视觉爽感。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此外,从《春日攀京枝》《剑二十四》《锦绣传》《暮雪倾城》等新作也能看出,以红果短剧为代表的头部新作,无论是竖屏下的镜头和物体移动设计、整体的服化道、更具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场景搭配,还是低饱和度的色彩运用、现实性与氛围感兼具的灯光排布等方面的精雕细琢,都让短剧带上了鲜有的高级感,刷新了大众对于短剧画面水准的认知。

年初开始,越来越多的长剧演员涌入短剧赛道也值得关注,倪虹洁、万茜、秦俊杰、刘晓庆、吴佳怡、李沐宸等知名演员纷纷出演短剧,带来了更多的热度和流量。

事实上,长剧演员入局短剧绝非“降维”,而是行业转型期的主动适配——如同智能手机时代功能机厂商的转身。一方面,长剧演员主动拥抱流量入口转移的变化,借助短剧触达了更广的年轻受众。去年,有腰部演员凭借几部短剧抖音就涨粉200万+。另一方面,二三线演员也能通过主演短剧积累作品,突破类型化桎梏,为事业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随着专业度与质感的持续提升,今年短剧或将出现更多精品化的细分赛道,吸引更多资深演员以制片人、艺术指导等身份深度参与,推动行业从“流量游戏”向“品质竞争”转型。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长剧资源仍在蓄力

联动共创激活新的创造力

长视频平台和长剧制作公司入局短剧赛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2025年,头部平台和公司对短剧业务的攻势会越来越猛,除了作品数量持续提升外,更大的一点变化是不再固守横屏微短剧赛道,而是纷纷加码竖屏微短剧。

爱奇艺刚刚发布的2024Q4财报显示,目前已上线超万部微剧,这一数字已达到与业内头部微剧平台相当的规模。爱奇艺极速版上,微剧已成为仅次于电视剧频道的第二大频道。2025春节档期间,腾讯视频2周内上新8部横屏短剧精品,累计分账票房超过3000万。竖屏短剧上新达350余部,储备总量超1.8万部。

微短剧的亮眼成绩,不仅补充了长视频的内容生态,也开拓出规模可观的增量市场,提振了行业的信心,同时更让长视频平台和长剧制片方有了更大的动力和底气,从而投入更多资源扩充内容规模。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腾讯视频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把长剧预算中10-20%的低效部分转移到横屏短剧的开发中,同时积极布局竖屏微短剧,与长剧形成强有力的互补。爱奇艺今年也将打造更多1到3分钟时长的竖屏微短剧,重点引入更多头部微剧。

在这个过程中,坐拥许多资源优势的长视频平台和长剧制片方,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打破传统影视剧“长切短”的思路,采用更适合短剧的叙事方式和镜头语言,在品质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上更进一步。

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随着微短剧在长视频平台和长剧制片方的战略意义越来越大,今年会有更多的长剧资源投入微短剧赛道,资金、资源和人才仍在不断蓄力中,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今年年初,爱奇艺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携手一众优秀编剧、导演和制作团队,与行业上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多种题材的优质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微剧选择,并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竖屏微短剧市场即将迎来新一轮大浪淘沙,长视频平台中台赋能、开放共创的思维,有望进一步提升微短剧行业的整体水平,激发出更丰富的内容形态,让行业告别无序狂奔时代。

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本文标题:《新一轮微短剧争夺赛打响,竖屏和品质成主战场》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